Tuesday, June 9, 2009

『关注』Wallpaper:中国制造

『关注』Wallpaper:中国制造 今年,《Wallpaper》花重本派遣一队人马前往中国,在史蒂文·霍尔(Steven Holl)设计的当代MoMA楼群租下了临时办公室,并找来张曼玉、叶锦添、欧宁、靳羽西等知名人士担任顾问,决心以一整本杂志的厚度呈现一个创意文化中 国。这期中国专题《Wallpaper》在5月上市。《周末画报》在主编东尼·钱伯斯(Tony Chambers)离京前最后一天邀请他前来北京角度画廊进行了专访。

“视觉记者”在中国制造

第一次见东尼·钱伯斯,脑中想起的是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因为,他们是同样的精干小个子,同样的意识流说话方式,没有停顿、没有节奏、没有间歇 地吐出一个个单词,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日理万机的紧张感,另一方面也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的确,所有主编都要做大量与“编”无关的事情,而身为 《Wallpaper》主编的钱伯斯,简直是这块生活时尚金字招牌的形象大使。

『关注』Wallpaper:中国制造 钱伯斯一向称自己为“视觉记者”。不管文字还是图片,对于他而言都只是视觉沟通的材料与工具。一本视觉主导的杂志如何摆脱“翻完就扔在一边”的窘况,我们可以从他的话语中得到借鉴和了解。

“我很早就对美术有兴趣,尽管当时也不知道美术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在学生时代的钱伯斯就已经有了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艺术气息。上个世纪的70年代的朋克 文化爆发,对于处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东尼·钱伯斯以及整个那一代人都有很大影响。东尼·钱伯斯出生在英国的利物浦。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的利 物浦很穷,但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所以当时那里的人不会想着赚钱,而是满脑子文化的东西:写小说、拍电影、玩乐队、画画。高中毕业之后,东尼·钱伯斯读了两 年的预科,“我当时学了绘画、雕塑和织锦。”

后来一个导师带钱伯斯进入了平面设计领域,并给了他最好的建议,让他最好去伦敦深造。于是,钱伯斯就报了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我还是想强调一下预科学校对我的重要影响。我的自信就是在那里培养出来的。一个人要变得自信有两点:一是要不断犯错,并从中学习;二是努力干活。只要你坚守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你就会有自信。你可能未必是最顶尖的一个……我一直这么认为,我从不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但肯定也不会差到哪去。”

一切源于字体

“我刚进伦敦中央美术学院的时候也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三四个月后,突然有一天,一切变得清晰了:我要研究字体设计。”现在字体设计成了显学了,也出现 了人们知道的大牌字体设计师,甚至还有关于字体的纪录片(《Helvetica》)。这在当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我当时对字体感兴趣的原因,一是意识到 了文字的力量是作为视觉沟通的工具,第二点就是字母实在太漂亮了。”那时钱伯斯所在学院里只有一台电脑,现在看来是古董了。经历过全手动设计排字的钱伯 斯,今天还经常跟设计师们说,“用电脑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因为太容易了,所以做之前不会仔细去想。以前排字很麻烦,你要先在描图纸上把字形画出来,所以会 想好了再动手,而且会养成对字母形态本身的欣赏能力。”

钱伯斯一直很喜欢阅读,对他而言文字和图像一样,都是一种视觉沟通的方式。“毕业之后我先去了《The Sunday Times》,当时做新闻和现在很不一样,记者和摄影师会花6个月时间去做一个选题。所以我做设计师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人家花了这么多心力搞出来的东西, 交到自己手里,你就要想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把它们传达出来。因此,我把自己视为‘视觉记者’。”

由总监到主编

起初,钱伯斯在《Wallpaper》先是做创意总监,两年前成了主编。“创意总监当然是很好玩的,你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但是,最终负责的不是你。做主编就不同了,你的个人印记会出现在杂志上,你要做各种重大决定。”

『关注』Wallpaper:中国制造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影响可能来自我上学时的导师柯林·法罗(Colin Fallows)。当时我和几个同学跟他玩得很熟。他是艺术家,主要做声音作品,而且很年轻。法罗在当年有一套很进步的教学方法,他也深受朋克运动影响, 还有超现实主义、情境主义与达达主义……尤其是达达。这些运动告诉你,你可以去做‘坏事’,可以‘捣蛋’,让你知道犯规也是可以接受的……或者说说犯规也 有它的价值。”这成了钱伯斯日后做事的准则:不要按常理出牌,拒绝常规,决绝平庸,宁可把事情搞砸,也不要平庸。“像我们这次做的中国专题,或许是比其他媒体晚了一些,但我们觉得要做就要做得深入……就像我之前说的《The Sunday Times》的做法一样,所以我们派了一整个团队来中国,专门租了办公室,而且通过我们的联系人找到了中国本土的创意人员。”

《Wallpaper》通常被归为设计类杂志,但其实它的内容之驳杂早已涵盖生活的各个层面。画廊、建筑、室内、时尚、艺术、旅游、汽车、生活、技术…… 一副誓要把中产阶级的趣味玩物一网打尽的架势。有着13年历史的《Wallpaper》在今时今日的确成为文艺与设计领域的最爱读物之一,没看过的人可不 敢随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落伍。上述所有门类中涉及的物件加在一起,恰恰道出了Lifestyle一词的真谛。如钱伯斯本人所说:“Lifestyle就是我们周围的东西。

『周末画报』 撰文 李如一 摄影 孙晓曦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


特别推荐:通过MSN直接订阅『良品杂志』每日更新

『关注』Wallpaper:中国制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