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8, 2009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COMME des GARÇONS的 意义可归纳为颠覆了时装与性、社会身份的互动关系,甚至彻底改变了“时装”的定义。所以,与其洋洋得意将COMME des GARÇONS的服装穿在身上,不如将之视作身体的庭院。庭院是没有用处的,用以修身养性。川久保玲(Rei Kawakubo)自己也认为,“当我的衣服可以对观者产生强烈的冲击时,我意识到服装是可以干点什么的。”

(注:COMME des GARÇONS,以下简称为CdG)

“愤怒”的女人

40年来,川久保玲为身体这座庭院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自诩源自一个“怒”字。“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叛。我愤怒,并且从愤怒中汲取力量。”我们可以将川久 保玲的“怒”看作是一种福柯笔下的在“文明”面前的“疯癫”行为。事实上,CdG首次在巴黎亮相,并非骤然获得了成功,“文明”的时装世界依旧将之视为“ 疯癫”。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早已习惯了“时装”这件东西的民众,对CdG的 服装莫衷一是。有位评论家在一篇讨论Yves Saint Laurent的文章中,拿CdG做了反例:“以CdG为代表的一群日本设计师最近展示的一组充满了绝望气息的服装——这在Saint Laurent的设计中是从来不会出现的。日本设计师用极端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没人向往的世界。”

而一位美国读者在读到《Vogue》杂志对CdG的报道时,也很愤怒,“怎么会有人想花230美元去买一件‘破布’?”美国时装名店Bergdorf Goodman的高层也表示,“这种服装完全无法表现女性线条,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购物袋?”

事实上,从一开始,川久保玲便是以“边缘人”的身份,展开一系列的突围:身为女性,在日本社会同工不同酬;身为非时装专业毕业的“野路子”,在时装工业内无道可法;身为日本人,在国际时装界无根无基。她为自己的品牌取名“COMME des GARÇONS”(法语,意为“像男孩一样”),确实是对女装的意义进行反叛,但也并没有将之引向女性主义的极端。

空寂与阴翳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饰研究院院长Harold Koda对CdG的文化有不俗的见解,他认为川久保玲运用了“空寂”(wabi,日语汉字写作“佗”)与“闲寂”(sabi,日语汉字写作“寂”)的传统 日本美学观,创造出一种“外在制约与内在高雅的美学”。其实“闲寂”的美学观偏离CdG远矣,且留“空寂”好了。

“空寂”、“闲寂”和“物哀”是统领日本传统美学的三个关键词,要解释清楚比较费周章。但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言论可视作为“空寂”的变奏:“物品具有越多独特特质,就越能证明它的品质,也就越能证明拥有者的品质。”

CdG确实以季复一季的“独特品质”——哪怕是“破布”一般的外形——来达到彰显拥有者自身品质的目的。在川久保玲的早期实践中,她将英伦朋克们擅长的“ 残烂破”手法,以更为知识分子化的方式进行改造,这同日本茶道奠基者千利休的茶道精神如出一辙。千利休将“空寂”定义为对“贫困性”的审美情趣。形状不匀 整的粗茶碗,于表面的“贫困”中寻求一种精神美。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川久保玲大肆张扬的黑色,以及把女性身体包裹起来的“反性感”,其实也能在最传统的日本美学思想中溯到源头。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曾有精辟 的描述:“昔日妇女只有衣襟以上、袖口至指尖部分露在衣外,其他均隐蔽于幽暗中……只有面部显示了她们的存在……”当然,川久保玲并没有像她的前辈森英惠 (Hanae Mori)那样在服装中明确给出传统日本的指向,她放弃了日本高超的纺织技术与服的结构,而是传承到到一种更具幽玄趣味的审美真谛。

第一影响力

高田贤三(Kenzo)、山本宽斋(Kansai Yamamoto)以及森英惠等前辈在西方世界的成功后,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这一拨日本人的影响更是无远弗届,他们都是反叛的一代,彻底改变了时装的秩序。

三宅一生反叛的是传统时装工业的传统设计方法。他并不认为面料应该根据人的身体线条来裁剪,于是将衣料一层层杂乱无章地堆积在身体上。而川久保玲的“从身 体到身体”则反叛得更加彻底,她在肉身之外,用稀奇古怪的形式,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的身体。美国现代舞大师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说,“我喜欢服装的形状在身体上发生改变的方式。”他曾把CdG 1997年春夏备受争议的“肿块”系列作为他的舞台服装,那些服装上不对称的“肿块”,随着身体的旋转,产生无穷的变化,彻底改变了物体与空间的关系。

今天的时装学者往往将川久保玲认作“解构主义”的开端,后世的前卫时装设计师们无一不是看着CdG的服装长大的。比利时六君子们的老师Linda Loppa恰巧见证了CdG的巴黎秀。她说,“自从看了CdG的第一场秀后,我的教学方法和我的观念开始转变。我对学生们说,看形状,看身体。我获得了自 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女装日报》在制作其90周年纪念刊时,特别将川久保玲捧为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凌驾于Giorgio Armani和Karl Lagerfeld之上。“我也许成就了什么,但还很微不足道。我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影响他人。”这便是川久保玲所精心构筑起来的身体的庭院,在观者的 内心制造一场“核爆”。这是日本战后一代所传承到的能量,也是“广岛时髦”(Hiroshima Chic)真正的价值所在。

『新视线』 撰文 林剑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身体的庭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