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9, 2009

『永不拓宽的街道』站在历史之上的心灵史

『永不拓宽的街道』站在历史之上的心灵史 上海有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将保持原有道路的宽度和相关尺度,并严格控制沿线开发地块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间距等,这64条街道因而并称作“永 不拓宽的街道”。这些街道有幸保留了原始的风貌,保留了人们认识、回味上海历史风貌的可能,而陈丹燕则用文字,用故事保留了这些街道更耐人寻味的一面。因 着这本《永不拓宽的街道》,陈丹燕获得了“上海记忆的追寻者”的美誉。

中山东一路、南京西路、华亭路、武康路……在这本书中,陈丹燕以其独特的个人化视角,精选了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中的18条,着力于描写在这些街道上 的带有标志性的人和事。这些人是上海人中的少数,却标志着上海进入现代化社会的进程;这些街道都是上海历史街区的保护地标;这些故事具有真凭实据,力求表 现历史最真实的印记。

在这些街道中,标志性的红房子西餐馆、和平饭店等都化成了她承载故事的容器。故事中的人与家庭,穿越了上海的多个时代,与大量的史料编织在一起,而它们的共同个性则是租界遗留下来的意识形态,这也正是陈丹燕眼中上海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质。

除了记忆和故事,在书中陈丹燕还娓娓道来:“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与那些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 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陈丹燕认为,上海从来就是一个敢 在街道上无所顾忌地呈现各种建筑的城市,不管怎样的建筑,都能以它看来合理的角度和可以同情的理由并肩站在同一个街区里。

『周末画报』 撰文 邵忠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


特别推荐:通过MSN直接订阅『良品杂志』每日更新

『永不拓宽的街道』站在历史之上的心灵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