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8, 2009

『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到来

『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到来 今 年十月,被誉为最美爵士天后的戴安娜 ·克劳用她完美的演出在沪刮起了一阵爵士旋风,而诺拉·琼斯也将再度来上海演唱会,两位爵士大牌似乎都不约而同地看好中国爵士乐市场。一个又一个的爵士乐 大牌来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爵士乐俱乐部兴起,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的爵士乐市场已经形成?是否能以此宣告中国迎来了爵士乐的黄金时代?

崛起的中国爵士乐

『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到来 “中国的经济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有着更高的要求。”北京自由爵士乐手李铁桥这样理解现在爵士旋风容易刮起的原因。李铁桥从1995年开始学习萨克斯,现年35岁的他人生有1/3的时间花在研究自由即兴爵士上。

在 他眼里,曾经的中国爵士乐市场简单、浮躁,这块经济基础不牢靠的土地并不适合爵士乐的发展。1993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国际爵士音乐节,吸引了诸如《重 拍》(DOWNBEAT)、黑色娱乐爵士乐电视台等国际爵士乐媒体对中国爵士乐市场的关注,然而这个音乐节却始终叫好不叫座。

难以普及的原因有很多。2003年之前,中国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爵士乐信息的交流与资源都相对匮乏,乐手没有沟通学习的渠道。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的中国人依然在生活上疲于奔命,没有闲暇来追求文化层面的生活,他们顽固而保守,对爵士乐的态度困惑甚至充满敌意。

但是现在的中国爵士乐规模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当下的中国已然符合爵士乐发展的要求:开放的经济市场,顺畅的信息交流,不断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大批专业爵士乐手和爵士乐迷的涌现。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的商演爵士乐队还只有两支,并且都是中国乐手和外国乐手混搭的。而现在在上海有地址可寻的爵士乐俱乐部和酒吧已经超过了100 家,更不用说在酒吧里流动演出的国内外乐队。对于早几年还只想听听肯尼·基吹《回家》的中国爵士乐市场,这样的景况实在难以想象,似乎中国已经准备迎接爵 士乐的黄金时代来临。

“需要的不是别的,正是时间”

『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到来 似乎所有的迹象都在告诉我们,中国爵士乐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然而,虽然诸多国内爵士乐手看好中国爵士乐市场,但是他们依然觉得这个市场现在正在被高估。 “在国内,大众所接受的爵士乐大部分仍然以流行为主,发展有些单一。”中国对爵士乐的理解和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这让李铁桥的坚持和努力有些尴尬。

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 “上海爵士周”主办方挑战了国内大众的接受力,请来新的爵士音乐家。虽然主办方尝试改善国人的爵士乐审美,但是最终还是弄巧成拙地颠覆了爵士乐在国人心目中的标准,受到了听众的责难。

事实上,爵士乐从一开始就是自由而随兴的,在国外消费爵士的最纯正形式也是去俱乐部和酒吧听现场爵士,然而这种“真正的爵士乐 ”反而让国内的消费者接受不了。不过这也容易理解,要让中国爵士乐市场真正成熟起来,需要的不是别的,正是时间。

作为国内自由即兴爵士乐手的代表,在不断参与国外爵士音乐节之后,李铁桥已经在国外的商演模式中亲眼目睹了爵士乐潜在市场的可能性以及观众的肯定对于市场 的巨大回报。“一个音乐节四五天的收入已经上亿元。 ”李铁桥对于中国爵士乐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中国不断有爵士乐演出,说明大众已经开始从心理上接受爵士乐。 ”这种信号说明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来临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周末画报』 撰文:何宽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中国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到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