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6, 2009

『环保』将污染祸首永埋深海

『环保』将污染祸首永埋深海   中古时代,一位来自瑞典南部哥特族的年青贵族,曾只身将恶龙格兰代尔杀死,并让它长眠于冰冷的北海海底,他的名字叫贝奥武夫;21世纪,一名波兰裔的英国 年轻大臣,有着和他一样相似的抱负。他准备让肆虐全球的二氧化碳,冰封在北海,他的名字,叫埃德·米利班德。在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大臣是烫手山芋。当 相貌儒雅的米利班德接任时,很多人认为,他疯了。

米利班德:当代贝奥武夫

今年5月初,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宣布,新的碳排放发电厂必须拥有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米利班德的助手苏珊·布鲁克娜则向记者解释说:“英国政府现在需要做的是,安装最新的碳捕获装备,并且最终将它们深埋在冰冷的北海海底。”

能源与气候变化部是一个成立还不到一年的部门,从无到有,一切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何况英国还是一个保守的国家。可在米利班德眼中,正因为从无到有,才富 有挑战。这个拥有波兰血统的犹太移民的后代,骨子里透着犹太人的务实与精明。“可持续、安全和可负担性”,这就是米利班德给新部门定下的三点基调,而在具 体行动方面,“深海埋碳”就是米利班德使出的“撒手锏”。

『环保』将污染祸首永埋深海   可是,这个“撒手锏”,却从一开始就注定命运多舛。早在2006年,米利班德上台前,英国就已经推出了“深海埋碳”的概念,只是当时的技术和推广时机还未 成熟。新上任的米利班德认为,现在英国能源公司推出这个概念正当其时。因为在他看来,碳排放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如果再不果断地下措施阻止,英国乃至整个欧 洲的气候变暖。

然而要想推出“深海埋碳”计划,就必须让很多能源公司放弃一些既得利益。比如让能源公司增加深海埋碳所需的额外费用以及新建发电厂所需要的深海埋碳的设备。

第一个表示反对的声音来自内阁—唐宁街白厅官员威利·瑞吉特。他公开表示反对米利班德的环境计划,其中尤其反对“深海埋碳”计划。他认为,从目前英国糟糕 的经济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增加政府和能源公司的压力。他用一连串数据试图证明自己是多么的振振有词,甚至认为发展核能都要比“深海埋碳”计划更加有效。

另一个反对声自然来自能源公司。因为他们是在经济上直接受到影响的企业。深海埋碳资金的来源除了每户人家要多交纳电费外,能源公司也需要根据其在地下掩埋碳量的大小支付相应金额。

把“恶龙”埋在深海

在米利班德四处奔波和努力下,他的意见终于得到了首相布朗以及英国内阁的认可。转折点出现在今年5月,埃德·米利班德表现出他的强势手腕。在最近的一次公 告中,他对外正式宣布:禁止在英国新建煤电厂,除非这些电厂能立即捕获和掩埋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至少25%的温室气体,并于2025年前将其温室气体 100%处理掉。

改变正在悄悄发生。在此以前,德国著名的能源企业E.ON能源公司也因为二氧化碳排放超标成为当地媒体指责的对象。现在,他们却第一个洗心革面,成了排头 兵。这家能源巨头已经制定计划,将在位于英国泰晤士河以南的一座新建煤炭发电厂加装碳捕获系统,以实际行动减少发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而英国国内的一些能 源企业,也开始闻风而动。

『环保』将污染祸首永埋深海   当二氧化碳在高压状态下,就会达到一种临界点。在这种状态下,它会同时呈现液态和气态两种状态。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就能轻松地将二氧化碳液化,并通过泵输送到管道中去,最终都会通到北海的废弃油田;而里面的液态二氧化碳将被深深地埋在海底。

米利班德的助手苏珊·布鲁克娜向《周末画报》重点介绍了CCS系统(碳捕获和埋存系统)。这个系统其实就是在化石燃料燃烧之前或是之后,将其中的碳捕获 后,长期地埋存在地质层中,如海中废弃油田或天然气田。据估计,如果全球的发电厂都能采用这一新技术,能够减少相当于全球发电厂在40年内排放出的二氧化 碳总量。”

而中国也早在数年前就和英国开始进行合作谈判,共享CCS的技术。欧盟-中国的NZEC计划,就是“近零排放计划”。英中双方的合作,主要围绕以下项目展 开:知识分享和能力互建、未来技术观察、二氧化碳捕获案例学习、二氧化碳存储潜能以及政策评估。英国政府已经筹备了350万英镑的基金,用来支持这项合作 计划。

对此,米利班德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看到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正携手合作碳捕获项目,今年我们必须加快合作的速度,以便让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能从这项技术中获益。而这种益处不仅仅体现在环境上,同时也体现在经济上和技术上。”

『周末画报』采访、撰文: 记者 德克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环保』将污染祸首永埋深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