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09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 你会以貌取人吗?不要不承认,生活中大多数人包括你我在内可能都曾经以貌取人过,起码是与陌生人碰面之初,科学家认为这并不是势利小人才有的习惯,他们发 现相貌确实和人的性格之间有某种隐秘的联系。科学家认为人的相貌不但和品性有一定关联,而且相貌上还存在“光环效应”。长得好看的型男索女不只情人节收到 的礼物最多,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也多是更外向开朗、身体健康等正面用词。

我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

虽然老话常说不要以貌取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通常在看到一个陌生人的0.1秒内,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对他的个人品性下了结论,诸如是否有同情心、值不值得 信任、是否有进取心、性格是否外向等。一旦这个第一印象形成,就很难在我们的脑海中消除。不仅如此,生活经验似乎也暗示我们:人的品性和长相有关:那些外 表看上去更有野心的政客在竞选中获胜的概率更高;看上去更强势的CEO所在的公司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外表看上去富于同情心的人从事护理行业颇多;甚至,当 两个男性疑犯站在法庭上时,比起外表成熟的人,娃娃脸疑犯被判无罪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不少实验都显示以貌取人这种生活经验有一定的正确性,但为何有这种联系却还没弄清楚。而且他们的研究只能显示,在非常明晰的性格上,如外向方面,外貌 和性格有一定联系,但在其它的性格维度上却根本找不到这种联系。例如,一个长着张“诚实”面孔的人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更值得信赖。

男性荷尔蒙影响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 去年年底,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脸部宽阔(两颧骨之间的距离相对眉毛到上嘴唇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的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因暴力行为被判犯规的次数更多,包括用膝盖或肘部顶人、用冰球杆打人等。

根据他们的研究,脸庞更宽的男性,其唾液中的睾丸激素含量较高,而且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他们更有攻击性。若这个结论成立,是否就意味着,睾丸激素分泌水平较 高的男性,一般块头更大、身体更强壮、更有野心、而且脸庞宽阔,而我们之所以认为有这种特征的男性更有攻击性,是因为进化“教会”我们这一经验,避免受到 侵犯。

进化优势并不能完全解释我们喜欢以貌取人的倾向。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家Leslie Zebrowitz说,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仅凭外貌下的判断并不准确。我们喜欢以貌取人常常是生物本能反应造成的“过度概括”。

自然界中有许多“过度概括”的典型例子,捕食者对类似眼睛图案的反应,如一些蛾子、蝴蝶或鱼身上显著的圆形斑纹。这种圆形斑纹能威慑天敌,警告它们不要靠 近。我们对待娃娃脸男性的反应可能和上面这个例子有着相似的道理。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中,娃娃脸这个特征被人们判断为温顺、天真、具有服从性,然而就像蛾子 翅膀上的眼睛斑纹并非真正的眼睛,一个长着娃娃脸的人可能也不像他看上去那么天真,但人们却仍会被这个顽固的第一印象所影响。此外,还有相似面孔的“过度 概括”现象,即如果某人的面孔与另一个人相像,人们就会认为他的品性很可能也和那人相似。

我们该为自己的长相负责?

Perrett推测,我们之所以会信服以貌取人的判断,原因是对他人外貌的偏见会让我们落入“自我实现预言”的陷阱。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旦你对未来 的行为或事件预测,这一预测就会对你接下来的行为产生影响,以至于产生预料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对别人品性的预测,会影响我们对待他人的细微态度,最后可 能会反证我们当初的预测。例如,如果你老是觉得某人不值得信任,对他处处猜疑防范,那么他很有可能最终会放弃再取得你的信任,真的变成了你心目中不值得信 任的人。

Perrett还举例说:“出生时婴儿的长相如果颇具男性气质,那它成人后的长相也会一如既往的男子气。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和社会受婴儿长相的影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无形地强调其男性气质,所以孩子成人后的举止、性格也都会很‘大男人’。”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 然 而这一效应有时也会起到反作用,尤其对那些长着张娃娃脸的人来说。曾获诺贝尔奖的动物行为学家Konrad Lorenz曾认为,娃娃脸特征容易引起他人的怜爱和照顾之情。心理学家Zebrowitz的研究也发现,长着娃娃脸的男孩及男人都会在他人大脑中情感的 控制中心——杏仁核激起类似的情绪反应。但长有娃娃脸的人是否就像他们看上去那样天真无邪,事实却并非如此,如美国广为人知的黑帮教父艾尔·卡彭。同 样,Zebrowitz发现,长着娃娃脸的男孩好争论,更有可能成为抱负极高、有野心的人。她把这种现象称为“自败预言效应”,即一个长着娃娃脸的男人厌 倦了别人对他的态度,于是拼命想冲破人们对他的预设期望,反而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个理论让人不禁想起老一辈人的说法,不要拉长脸,因为这个表情会“冻结”在我们脸上。20年前有个研究发现,性格乖戾的老人家,即使让他摆出一副“中立”的表情,他看上去仍像在生气。看来坏脾气的确会影响人的面部表情,久而久之脸上就会留下痕迹。

这又让人想起了达尔文,他曾提到“不同脾性的人会频繁使用不同的面部肌肉,于是这些频繁被用到的肌肉可能会被增强,如脸上的皱纹,就是由于脸部肌肉习惯性 的收缩方式造成的,而且随着岁月的增长,会越变越明显”。看来,达尔文再次走在了他那个时代的前面——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们的性情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最终 塑造出了我们现在的样貌。

『周末画报』 编译 曹静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科学』长相泄露个性?


『文化』白相上海大世界

『文化』白相上海大世界 问世92年以来,大世界被黄金荣包过,被青年宫包过,但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一层极其没腔调的绿色化学纤维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近一个世纪以来,大世界 的大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直到2003年4月全面停业之前,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大世界那与生俱来的黑洞般的包容性,使它始终脱离不了低级趣味的本色。

没腔调就没腔调吧,反正自1917年7月14日开业以来,这个“远东第一游乐场”就一直是个没腔调的地方。借小说《封锁》里正在改男生作文卷子的英文女助 教翠远的内心独白,张爱玲说出了自己对大世界的观感:“(作文)是一个男生做的,大声疾呼抨击都市的罪恶,充满了正义感的愤怒,用不很合文法的,期期艾艾 的句子,骂着‘红嘴唇的卖淫妇……大世界……下等舞场与酒吧间’。翠远略略沉吟了一会,就找出红铅笔来批了一个‘A’字……她竟涨红了脸。她突然明白了: 因为这学生是胆敢这么毫无顾忌地对她说这些话的唯一的一个男子。”

张爱玲说出了当时一般有腔调之上海市民对大世界的两个基本判断:第一,那是一个公认没腔调的地方;第二,敢于对于一个正派女子说出“大世界”这三个字并提 及其主营业务,严重程度相当于今天的性骚扰。品性较张爱玲方正者如冰心女士的见解,则是“那不是一个适宜于年轻妇女游玩的地方……连年轻的男子也是不大敢 去的”。

『文化』白相上海大世界 不过,相对于今天的“被包”,“包容” 一向都是大世界的强项。除容留了“红嘴唇的卖淫妇”,更收容了大批不入流的江湖艺人,京戏、滩簧、沪剧、话戏、越剧、黄梅戏、滑稽、独角戏、说唱、弹词、 木偶以及魔术杂耍等等,包括尚未变成“冬皇”的孟小冬。即便是妓女,大世界容留的也是上海滩最低等、最不上台面的“淌牌”(流莺)。

白天包容欲望,夜里,大世界还有“日夜银行”专事吸金——金钱也尽是湿碎的,五块钱即可开户,一块、二块均可。抗战期间,黄金荣一度打开大世界的大门,收 容了大量涌入上海的难民,管吃管喝,使此地成为史上最豪华的难民营。在吸吮着上海的低级趣味的同时,大世界也吞噬着针对它的道德批判和正义感。不过,它的 邪恶却是那种旧上海式的“邪而不恶”,用张爱玲的话来说,那也是“邪得有分寸”。大世界的缔造者,本身就是一个疑似“阿诈里”的生意人的噱头,就像他起家 的“艾罗补脑汁”,补脑是骗你的,但也绝不会把任何人喝到脑残。

大世界包容性在历史上最凶的一次发作,在上世纪70年代。自1974年改名为“上海市青年宫”后,作为本地文青的培养基地,设有话剧、文学和美术等各种文 艺小组。1978年底,我被招入诗歌小组,在诗人王小龙老师的带领下,每周一晚,上海的老中青诗人聚在这里搞“活动”——朗读各人带来的诗,然后互评,顾 城也来“白相”过好几次,俨然是人肉的诗歌BBS。在那些夜晚,每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纠结到难分难解之际,王老师便会愤世嫉俗地拍案而起,挥手往虚空中一 指,大喝一声:“你们以为这里是啥地方?搞清楚,此地是大世界!”

30年来,这声棒喝时不时地就会在我耳边响起。当年,当我们围坐在大世界的某一个房间里,对着窗外那个更大的世界群起大劈情操时,其实我们都变成了张爱铃小说里的那个“胆敢这么毫无顾忌地对她说这些话的唯一的一个男子”。

『周末画报』 撰文 沈宏非 摄影 唐增抗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文化』白相上海大世界



『文化』白相上海大世界


Tuesday, July 28, 2009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洛杉矶一个星期六的清晨,只有十几个年轻设计师聚集在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工作室。不过就算是在工作日,这个偌大的工作室也显得空空荡荡:这里的员工比去年整整少了一半。弗兰克·盖里曾希望在纽约构建一种新的建筑 模式,然而,纽约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他,让他的设想变成一次次的白日梦。这到底是盖里设计魅力的陨落,还是大都市的遗憾?

“我并没有感到自己被纽约抛弃了。”盖里说道。但无可否认,让他烦心的事接踵而来。今年2月,他满80岁了。去年11月,在英国的一个大项目被取消了。在 那之后不久,他的女儿因子宫癌去世了。紧接着,洛杉矶的再开发计划都走向失败。短短的一年间,他的公司少了100名员工。他为自己和妻子在加利福尼亚州建 造新房子的计划也被迫放弃了。

盖里手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位曾得过普利兹克奖的盖里仍然是当前世界最红的建筑师之一。然而,随着大西洋场(Atlantic Yards)项目计划的重新调整以及主设计师的更换,盖里又再一次与纽约分手。

大西洋场告别盖里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盖里为纽约的大西洋场项目倾注了6年的时间和心血。这一项目最初是想要在纽约布鲁克林建造一个商住混合型建筑群,以一个篮球馆为中心,旁边将兴建16栋高 楼,使其成为集中产阶级住宅、商业写字楼、商场、酒店以及公共绿地于一身的社区。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成为了纽约最具争议的城市改造项目。项目的反对者们以 环境保护问题为由对该项目展开多次诉讼。另外,人们也担心政府为该项目动用土地征用权会对布鲁克林居民造成巨大影响。而真正的阻碍还是来自于信用与疲软的 房地产市场。

金融寒冬的到来最终造成了大西洋场计划的重新调整,如今开发商只公布了其中一部分调整,更多的调整将陆续出现。评论家们担心这种调整将会使政府在项目初期 曾作出的承诺付诸东流。就目前来看,情况并不明朗。但更让人失望的调整是项目终止了与弗兰克·盖里的合作。在如今这样一个金融寒冬,大西洋场对纽约的意义 显得更为重要。盖里设计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一个不足30万人口的小城市每年带来超过200万的参观者,使得这个衰败的工业城市一跃而成为欧 洲的文化之都。但这样的故事显然已不会在大西洋场上演。

一场场白日梦

这些年来,该项目的反对者们一直警告,盖里的前卫艺术没法满足房地产开发商们贪婪的胃口。但对于盖里来说,大西洋场是难以抗拒的。盖里希望在这里构建一种新的建筑模式。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为人们提供他对纽约城市建筑的想象。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纽约的冲击。过去几年里,纽约一直勇敢地尝试改变自己在建筑界的 名声,不再将充满革新理念的建筑视为发展商、投资商和官员无法接受的怪类。人们本来也可以在纽约看到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但该设计因为资金问题而被 搁置。纽约人原本有机会可以在盖里设计的纽约时报大楼里办公,但最终纽约似乎还是没法接受标新立异的盖里。

盖里与纽约的唯一结合只有一座2007年竣工的IAC公司办公大楼。这座大楼彰显了许多盖里的个人风格:底部有几个扭曲的塔楼像蜂巢一样结合在一起,在此 之上,是另一组直径相对较小的塔楼。整座大楼看上去就像是迎风的船帆。《名利场》曾称,这座大楼或许是全世界最吸引人的办公楼。但可惜的是,只有IAC的 员工能走进大楼里面,感受其内部真正的功能。

明星建筑师之殇

人们一直这样描述盖里的成名故事: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盖里的试金石,它成功地令盖里在68岁的时候一夜成名,从此财源滚滚。但盖里不接受这样的故 事。“不要相信这样的童话故事。”他抗辩,“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7年开幕。10年之后我被邀请去建造另一间博物馆。还有其他许多人也因为毕尔巴 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而得到工作。”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所谓的“毕尔巴鄂”效应是指通过一座光彩夺目的文化建筑让一个地区的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但它同时也意味着盖里今后的挑战:客户们都是冲着这样的革新力爆发而来,你要如何每一次都满足他们?弗兰克·盖里要如何跟过去的自己竞争?

这些问题被概括成两个词:标杆、明星建筑(Starchitecture)。第一个词是指一座建筑让人着迷到改变周边环境去适应它。另外一个词,明星建 筑。它掩盖了光芒背后那些漫长的奋斗和耗费血汗才积累到的名声。但不管怎样,盖里早已成为明星。他在《辛普森一家》中以自己的身份出现;他设计的迪士尼音 乐厅登上了《旅游指南》的封面,进入了汽车广告;他拥有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延伸产品的专利权,仅在2004年一年,盖里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纪念品 销售上就已经收获了近200万美元的专利费。

但这种名气加上他的建筑本身独特的外貌风格却总是让人们忘了去关注他在建筑内部的巧思以及对功能性的把握,同时也给盖里带来更多的质疑和批评。盖里不是唯 一的明星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让·努维尔、诺曼·福斯特,他的同行中有太多所谓的明星。但在如今的经济困境中,他们一样命运堪虞。大就在最近,盖里也中 途放弃了一项在迈阿密建造音乐厅和配套设施的工作,原因是对方为了缩减成本希望盖里能降低收费。

在这个时代,人们看到的到底是明星建筑师之殇,还是城市之伤?

『周末画报』 撰文 区树文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建筑』Frank Gehry:明星设计师之殇



Posted in 设计 at 2009/07/29

Monday, July 27, 2009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家,一个温暖的字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无论是现实中的还是心灵中。家使人想起最初的伊甸园,给人类提供庇护,让人感到幸福、安宁。而对于摄影师 Todd Selby来说,他那些朋友们的家显得特别有趣,每一家都个性十足、妙趣横生,让人乐此不疲。这些充满了创意与快乐的家,如同一个个潜伏在城市里的乐园, 让Selby觉得,家也可以是一个关于人类创造的乐园,而不止是人类心灵的港湾。

因此,从2008年6月开始,Selby像猎人一般出没于纽约、洛杉矶、费城、墨西哥城、伦敦、巴黎以及悉尼等城市,用镜头拍摄了上百位创意人士的家,包 括设计师、画家、建筑师、歌手、导演等等,其中有纽约新锐华裔设计师Alexander Wang、REM乐队主唱Michael Stipe、著名平面设计师Mike Mills等的家。这些家个个创意十足,连缀起来,就形成了全球最具创意的家庭景观。

『新视线』对话Todd Selby

Q:能简单描述一下自己、以及The Selby项目吗?
A: 我70年代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南部。从事过的工作包括:翻译、导游、国际机械工、草莓产业调查员、哥斯达黎加的地图制作者、墨西哥政府的反腐败顾问、风险投 资公司的艺术总监、花卉批发商、日本品牌的服装设计师以及害虫肥料的企业家。我目前居住在纽约,但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全球各地到处探索别人的家。The Selby(www.theselby.com)是我2008年6月开始的一个私人项目。我曾从事过8年的专业时尚摄影师,那段时间里一直想做一个真正属 于自己的事情。每次我想到了一个点子不是太无趣就是已经陈词滥调,直到过了很多年后我终于有了The Selby这个念头。一开始我就去朋友家里拍他们或者是他们那些有趣的朋友,后来我觉得为什么我不把这些做成网站呢,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所 以The Selby就诞生了。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Q:你怎么找到这些人的?拍摄之前你都认识他们吗?
A:大部分都是通过我拍过的那些人介绍更多的朋友。比如我拍好一个人之后,他很满意也很开心,就会给我推荐更多的朋友。

Q:为什么拍摄的作品中纽约人居多,而其他城市却相对要少一些?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会影响到家的环境吗?
A:因为我住在纽约,所以拍的纽约人多。但是我非常希望以后有机会去拍摄更多别的地方,也由于这是我的个人项目,所以一开始总是从自己身边着手。

Q:总共拍了多少人的家?是住家多一点呢,还是工作室多一些?
A:我大概拍了有80-90个空间,其中80%都是住家。很多照片我都没有放到The Selby网上,我想留到2010年4月在香港和中国出的一本书里。

Q:你是怎么展开拍摄的?拍摄一个家庭要多长时间?你会要求主人配合你的拍摄吗?
A: 我是单独一个人拍摄,到了拍摄点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四周先观察一下,看看屋子的环境,然后我会想想接下来我要拍些什么,接着我会去拍静物,同时会问问主人平 时他们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以及对接下来的拍摄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然后我就开始拍他们,完了之后,趁他们在换衣服的时间,我就再去拍更多的静物。这个过程 可能重复几次,然后我会跟他们做一个手写的采访稿。整个拍摄过程大概是2-3个小时。我觉得拍摄的同时他们也很开心,不会感到拘束,每次的拍摄都很自由很 随意。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Q:拍摄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有没有特别意外的发现?
A:语言障碍对我来说是个问题,因为我只会英语。每次拍摄都会碰见很多有趣的人与事,所以这个项目对我来说非常有意思。

Q:给你印象最深的家是哪个?能描述一下吗?
A:有一次在伦敦我拍了一位住在船上的女人,那条船很古老,却坐落在市中心,显得特别可爱、温馨,我超喜欢。我会把它放进我的新书里,不会放在网站上了。

Q:拍摄中最有趣的是什么?
A: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就是有借口到处管闲事,看别人的家里和问一大堆烦人的问题。

Q:与Collete的合作是什么情况?有出书的计划吗?
A:Colette的Sarah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她是第一个给我办展的人,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她是一个大好人!我最近准备出The Selby Paris Book的第二版,这次会印600本,在我的网站也可以购买。

Q:有拍摄中国的计划吗?
A:我肯定是要拍摄中国的,唯一的困难就是我在中国没有认识的人。前几年我去中国玩过,我简直爱上了那里。

Q:你是怎么看待家与工作室的?
A:我认为家总是比工作室更有趣。

『新视线』 策划:Peng & Chen 采访 易洪波 翻译 骆骆 供图 Todd Selby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设计』家,我们的创意乐园


Posted in 设计 at 2009/07/28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Andrew Bush所表现的,是故事的中段。我们看到的,是那些已经顺畅地滑行在旅途中的人们。这是让人发呆的时候:他们离开了一个世界,又还没到达另一个世界,这 中间的飞白里,叙述是需要的吗?与他的故事一样,他的肖像也都是没头没尾,好像是白驹过隙时门缝里勉强的一瞄。我们刚刚相遇了,真好,但别太久,还有各自 的路要赶,大家都是独自的旅客。

一眼就能感知的是,Andrew Bush的镜头那边是美国,更确切的说,是洛杉矶这座写满旧事的城市。1989-1997,你无法在另外一座城市里找到那样的橘色、棕色、绿色,那种金属 感和上面的疤痕。跟房子一样,汽车是我们的一个壳,我们身体功能的一种延展。在这个更大的整体里,我们变成了一颗心脏,在安全的中心沾沾自喜。生活无限好 ——公路平整地向前铺开,手边有烟,有香水,音响播放音乐,手机里藏着动人的号码和声音,想把鞋子脱了?没人看见。

Andrew Bush的Vector Portraits为美国的自由精神造像,选取的视角是自由女神像的腋窝。这些图像是转瞬即逝的场景,Andrew Bush用简短、精确的说明把它们固定下来,也在同时打开了遐想的空间。他捕捉到的小动作有一种幽默的客观,好比拿着力学分析图挠人咯吱窝的古怪博士,怎 么对他生气呢?

『新视线』× Andrew Bush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Q:讲讲你在这个计划中是如何工作的?
A:这些照片都是在洛杉矶附近的公路上拍摄的。我的车速保持在80公里/小时以上,在经过其他车辆的时候,拍下照片。我用的是普通的胶片相机,固定在车后窗上,用一根长缆线释放快门。

Q:你的拍摄计划持续了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想必你也更换过几次相机和汽车了吧。
A:我用过6x7, 6x9, 6x16和4x5的玛米亚和林哈夫,用过各种胶片,开过的汽车包括尼桑、本田和揽胜。

Q:有人认出过照片里的人吗?[]/b
A:这些年来,有很多人联系过我,说他们在照片上看到了熟人或是他们自己。

[b]Q:从照片上看,你使用了闪光灯。被拍摄者在发现你之后是怎么反应的?

A:其实很多照片都是在大白天拍的,所以闪光灯的效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我想大多数人都只是感到好奇,不知道这个人拍这些照片干嘛,尤其是在开车的时候。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Q:在你给出的详细说明中,有很多动词描绘每辆车的运动:滑行、漂游、前行、闲逛,甚至还有逃跑……
A:这些动词都是用来强调拍摄主体的不同运动方式的,它们可以引发各种想象,这就可以平衡我列出的许多信息(速度、行驶方向、时间等)所带来的冷冰冰的客观性。我们需要这种主观。事实上,我们总是处于客观与主观的拉锯战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纯粹客观的观察。

Q:在这组作品中,你是否有意抓住那些怀旧的画面?这些车子的颜色和里面的乘客看上去都带有旧日气息。
A:我经常会选那些老旧的车进行拍摄,因为它们身上带着时间的印记——各种划痕、凹点。车身的损坏透露着主人的秘密。

Q:在你的艺术创作中,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或是最为感兴趣的话题?
A:我没有什么终极主题,但你可以发现,我的很多作品都在讨论公共/私人的问题,摄影是我的一个工具,来测量这两者之间的界限。

Q:公路是公共空间,车是私人空间?
A:我们开车的目的地和速度都是自己来定的,这让我们产生一种私密的感觉,好像我们是一个人行驶在属于自己的旅途中。

『新视线』 编辑 陈皎皎、骆骆 撰文 翁忻 供图 Andrew Bush、Courtesy Yossi Milo Gallery New York、Julie Saul Gallery New York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影像』在路上:快门下的私密状态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随 着《时尚先锋香奈儿》的上映,Audrey Tautou演绎的Coco Chanel一角,又让人想起电影、时装与缪斯的关系,这是一个叫人回味无穷又无从下手的议题。电影与时尚,它们之间的爱恋太过悱恻缠绵,近一个世纪以 来,流芳百世的经典瞬间俯拾即是。难以界定谁成就了谁,谁影响了谁,亦难做出包罗万象的总结回顾。只有让那些昏黄的胶片在脑海中再次转动,让衣香魅影的动 人时刻在记忆中鲜活。

永恒的银幕风格

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Morocco》中身着燕尾服,头戴礼帽,手持香烟的Marlene Dietrich是第一个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对于盛行至今的中性美艳风格,Dietrich堪称开山鼻祖。《Morocco》中令男人和女人同时神魂颠 倒的舞场女皇也成为了偶像们的偶像,Madonna、Kate Moss都相继模仿过她。1970年代,Woody Allen的电影《Annie Hall》成为将女着男装传承下去的另一经典。电影中的Diane Keaton身着仿佛来自男友衣橱的衬衫马甲,领带随意系在脖上,肥大长裤未经熨烫,一副反骨女知识分子的文艺范儿,『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让眼镜男Allen与纽约街道也成为最佳配饰,叫人至今念念不忘。

经典的法式时尚形象一直以来被认为以Audrey Hepburn为代表。那些好莱坞电影中确实呈现了浓浓的法国优雅风情。但死忠的电影时装迷们自不会放过在电影美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国音乐电影—— 《瑟堡的雨伞》,这部Catherine Deneuve的成名作画面美轮美奂,片中年轻的Deneuve与饰演其母的双姝展现了分别代表浪漫少女与优雅美妇的法式时尚。各种难以把握的纷繁色泽、 图案被呈现得极致而恰到好处,令人惊叹。

银幕背后的时装大师

1947年,Christian Dior以华丽典雅的“New Look”系列点燃了战后昏暗的时装界。1951年,身着Dior定制晚装的画家达利夫人成为威尼斯一场豪华化装舞会中的亮点。后来,这个舞会被希区柯克 拍成电影《抓贼》,也成为了“New Look”系列的免费广告片,当时最时髦的Dior风尚让女人们为之疯狂。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1950年代,Hubert de Givenchy因为Billy Wilder的浪漫喜剧《龙凤配》与Hepburn正式结缘,一个风尚传奇也从此被开启。Hepburn成为了Givenchy当仁不让的缪斯和最佳代言 人——云鬓高耸,身着Givenchy小黑裙,佩戴丝质手套、圆形太阳眼镜、Tiffany珍珠项链的女神形象深入人心。在《偷龙转凤》中,甚至出现了男 主角对她说:“忘掉你的Givenchy!”这样的台词。Givenchy拥有天使Hepburn,而Yves Saint Laurent的时装则在法国影后Deneuve身上活色生香。电影《白昼美人》中Deneuve身上精良的套装都出自大师之手。Saint Laurent曾直言:我的每一件衣服都是为Catherine Deneuve而制。

1970年代末,初出道的Richard Gere在《美国舞男》情色十足地将Giorgio Armani外套、衬衫、领带一件件扔上床,也促使Armani的事业飞升上了天。Armani深谙明星效应,他的营销队伍与好莱坞制片体系联手,至今已 与200多部影片合作。我们都知道帅气的James Bond就穿上了Armani西服,音乐传记影片《五线谱上的情书》中,Armani更是大手笔地设计了近90套洋溢着1920年代复古风格的戏装。

时装电影的诱惑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随着《穿Prada的女魔头》、《欲望都市》电影版等影片的大肆流行,另一类以造型为卖点的时装电影逐渐登上电影时装迷们的必看名单。Carrie Bradshaw无数的高跟鞋与包袋比起她的爱情故事来更为动人。早期值得关注的时装电影应当数Hepburn的《甜姐儿》。老套的麻雀变凤凰故事,因为 Hepburn一套套的华服而美不胜收。最近值得关注的时装电影当属《一个购物狂的自白》,光听名字就知道绝对是不时尚不罢手,造型路线在《欲望都市》的 美式风格上再加夸张,仿佛女主角刷爆信用卡的疯狂也移植到了服装上。

除了现代风尚,银幕上的古典主义也刺激着我们的神经。《绝代艳后》讲述了法国王后Marie-Antoinette风华绝代又惨然落幕的一生。影片中华美 服饰也成为时装爱好者的饕餮大餐。繁复的褶皱花边、精良考究的缀饰、夸张的伞撑、低胸束裙……洛可可的优美被诠释得淋漓尽致。Chanel为这部影片特别 举办了时尚派对,《Vogue》杂志进行了20页图文专题报道。在美式风格主导荧幕的现代时装电影中,拾起大师诠释下的古典主义,任谁都为那令人惊慑的美 而屏息凝神。

『周末画报』 撰文 唐霜 图片 Corbis、东方IC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时尚』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Thursday, July 23, 2009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明信片和旅游资料上的马尔代夫是那么引人入胜,似乎是每个人的梦想天堂,但风光的背后却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土地流失危机。天堂岛国马尔代夫正 面临被海水吞噬的局面,而这里的人们也将成为全球首批“气候难民”。为防止将来马尔代夫人流离失所,马尔代夫总统正计划购买一块新的国土,实施举国搬迁的 大计。

马尔代夫现有人口为38万,虽然一共有大小1190个岛屿,但可以供人居住的小岛仅有250个。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仅2平方 公里的土地上挤着大约10万人,人多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岛国显得尤其突出。而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岌岌可危。在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中,马尔代夫一度 有2/3的国土惨遭淹没。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城市消失,尽管这不再是什么新闻了,但人们总认为现在距离那一步还有起码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对马尔代夫来说,海平面只要上升1厘 米,后果都将不堪设想。作为岛国,马尔代夫陆地的平均海拔仅为1.5米,岛屿距离海平面最高距离也只有2.4米。因此对马尔代夫的国民来说,气候变化绝不 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新当选的总统纳希德也在去年11月宣誓总统就职时高调提出,由于海平面升高,马尔代夫人正面临着集体流离失所的困境。

一个国家的搬迁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年仅41岁的总统纳希德说:“我们是一个小国,靠自身的绵薄之力是无法阻止全球变暖的,我们只能到别处购买土地。这是预防最糟结果的保险性政策。”今年3 月,他的政府开始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分,建立一笔“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国土,将马尔代夫38万人整体搬迁过去。

纳希德的设想在很多人看来不切实际,甚至被马尔代夫国内的反对派嘲笑为“幼稚”、“疯狂”,认为这将有损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形象。此外,不少 马尔代夫人也还不能接受购买新土地的方案。但正如总统纳希德所说的那样,寄望于工业大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的速度,对于马尔代夫人来说有些不 切实际。纳希德说:“我们不想离开马尔代夫,但我们也不想沦为‘气候难民’,在临时帐篷里住上几十年。”无独有偶,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总统近日也宣布他将 开始寻找合适的土地,以迁移该国国民。

目前,纳希德购买土地的目标锁定了邻近的斯里兰卡和澳大利亚西北部。斯里兰卡因为在文化、语言、饮食和气候方面都和马尔代夫接近而成为首选。斯里兰卡政府 也对马尔代夫这个“表弟”的意向表示欢迎。至于澳大利亚方面,纳希德看中了该国西北部一大片无人居住的地方,比利牛斯郡的市长对纳希德的想法表示欢迎,可 惜不久这位市长就卸任了。

灭顶之灾夸大其词?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情况有如纳希德所说的如此危言耸听。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地貌学家肯齐认为关于马尔代夫将遭到灭顶之灾的说法是夸大其词,没有任何科学根 据。根据他的观察,季节性的天气和周期性的潮汐活动都将改变岛屿的表面、海滩和岛屿的高度。例如,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之后,很多岛上的海滩被整体抬 高了30厘米,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区,而个别岛的中心地带更是抬升了60厘米之多。

此外,人们对“海平面上升”这一概念的理解其实也存在不少误区。在测量海平面高度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喜马拉雅山所在的南 亚大陆,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地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的作用,南亚大陆会逐渐被抬高,而海平面的高度反而降低了。因此观察海平面高度的变化不能只关注气候变暖 这一项。

别看马尔代夫水清沙细,但其实它的海底是厚重的石灰石,由无数代包括珊瑚虫在内的海洋微生物的骨骼组成,几乎牢不可破。健壮的珊瑚礁能够自我向上生长并抵 消海平面的升高,但如果海洋温度升得太高,为珊瑚虫提供营养的共生藻类将死亡,从而影响珊瑚虫的生长。对珊瑚礁来说,温度上升是很危险的信号。1998 年,厄尔尼诺现象造成了一股海洋暖流,几乎是“漂洗”了马尔代夫的珊瑚。一些科学家认为,只要海底珊瑚的繁殖速度能够赶上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马尔代夫就有 救。在日本政府的帮助下,马尔代夫政府2002年在首都马累的周边地区建立起海堤及防浪堤,并明令禁止村民开采珊瑚礁,希望以此增强城市的生存能力。对于 总统纳希德的整体搬迁计划,肯齐认为是“一种政治武器”。在肯齐看来,如此高调谈论整体搬迁会让人们忽视了真正应该做的环保工作,比如如何保护这些岛屿的 科学研究。

“碳中和”国家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作 为世界上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继哥斯达黎加、新西兰、摩纳哥、冰岛、纽埃以及挪威之后,马尔代夫今年3月成为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带头发起的“ 气候中和网络”组织的第7个成员国。随后,总统纳希德就向公众宣布,马尔代夫将利用1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的国家。

所谓“碳中和”,是指人们通过植树、增加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或实施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达到缓解全球变暖的目的。 按照纳希德的计划,马尔代夫将在“十年内从使用石油转变为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但是,要实现这一“根本性的大转变”不是容易的事情。对此,纳希德 表示:“在本世纪末就将被全部淹没的残酷现实面前,马尔代夫只有一个选择。实现环保可能得花很多钱,但是拒不采取行动将会让我们失去整个地球。”马尔代夫 政府正在与国际气候和能源专家密切合作,制定“碳中和”的生态计划。从矿物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彻底变革,是该生态计划的关键所在。这个计划每年花费的 成本接近1亿美元。如果实施顺利,该计划10年之内就能有回报。届时马尔代夫将不再要进口石油。

正如纳希德总统所说:“既然人类可以在月球上行走,那么我们就能团结起来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二氧化碳。如果今天人们不能救马尔代夫,那么明天我们就可能来不及去救伦敦、纽约或是香港。”

『周末画报』 编译 Sonia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环保』马尔代夫:被吞噬还是逃离



『预知社会』自然科学的奇妙法则

『预知社会』自然科学的奇妙法则 不是预言家的我们,能不能预见社会的未来?英国学者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认为这是可能的。他不是神秘学家,也不是用超自然理论来解释,而是用物理学解释社会科学。《预知社会》用大量的实验、统计、图表、模型证明,所 谓“社会科学”的研究,完全是可以“科学化”的。

《预知社会》使读者明白,那些看上去枯燥乏味、冰冷无趣的自然科学,其实包含着各种态度、规范、程序、工具、知识体系以及隐含的社会结构,这让自然科学能够非常有效地在许多领域生产出知识,提升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这本书实际上是关于社会秩序及其演化的一个以物理学语言写成的版本。它从不同的物理现象来“类比”社会群体行为,给人很大的启发。鲍尔详细地回顾了社会物 理学的发展历程。作者从17世纪著名哲学家霍布斯谈起,因为霍布斯第一个尝试根据机械论的世界观“努力从个人倾向中演绎出群体行为”,即希望用严密程度不 下于物理学原理的关于人类行为的“公理”及逻辑推断、归纳和总结出一门关于政治、社会以及人类相互作用的科学。然后鲍尔深入到更多的领域,它们看似各不相 干,但都正如此书的副标题所说,是关于“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作者在50万字的著作中一直试图表明:在纷繁的社会中,虽然无法预知每个个体的行为,但是当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群体的行为就会表现得有章可循,就会在 混沌中涌现出秩序和稳定。因此,关注个人决策对于法律和制度的影响,比之预测个体行为将更有价值;而我们也能够在不漠视个人自由意志的前提下预知社会。鲍 尔小心翼翼地择取例证,谨慎地遣词造句,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各门类的知识与道理,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科学研究在最近30年的一种变化,那就是朝向科 学的但是反乌托邦理论的回归。鲍尔认为,我们必须关注整体现象和局部行动之间的关系,不漠视人的自由意志,承认个人的亲社会性、道德情操和非理性情感等 等。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英)菲利普·鲍尔 著 暴永宁 译

『周末画报』 撰文:邵忠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推荐使用有道阅读订阅,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预知社会』自然科学的奇妙法则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概念艺术大师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喜欢开玩笑。某艺术理论书说,不要把图片的主体放在画面的中间。巴尔代萨里为此专门找人给他拍了张照片。照片里的巴尔代萨里站在一 棵树前面,其位置正好在照片的中点分界线。他给这照片取名:《错啦》。就是这样一位喜欢和艺术权威“开玩笑”的人,在被称为“艺术界奥斯卡”的威尼斯双年 展上获得了为世人所尊崇的终身成就奖。

今年6月,年届78岁的巴尔代萨里从评委会主席手中接过这个艺术界的最高殊荣,这是对巴尔代萨里敢于打破陈规并革命性地改变现代艺术语言给予的肯定,也是 对今年这个艺术盛典的主题——“制造世界”的有力阐述。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伯恩鲍姆是如此评价巴尔代萨里以及另一位获得者小野洋子的:“他们开创性的行为 打开了通向诗歌、观念和这个社会可能性的一道门。对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他们呈现出的东西启发了我们对艺术和这个世界之间关系的更深理解。”

特立独行的掌门人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巴尔代萨里把流行艺术当中的图画信息与概念艺术的语言相结合,并置文字、绘画与图像,创立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认为是后现 代艺术的活标本,也因此被奉为当代概念艺术史的“掌门人”。由于一直挑战正统的艺术流派与创作形式,在作品还没有获得任何市场支持的时候,他的创作已经启 发了几代人。巴尔代萨里的作品乍看不乏幽默感,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一种荒谬感(sense of ridiculousness),更是一种哲学反思——对传统艺术理论和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以及生活现象的反思。

传统的艺术理论还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我们看到的人物肖像基本上都很强调眼睛。我们似乎也都认同该理论。可是巴尔代萨里却问:“为什么呢?我偏 不!”于是他把玛丽莲·梦露的照片找出来,把这著名的美女明星的眼睛涂掉。随后,他又把她的美脸涂掉,只留下她那颗美人痣。他后来还制造了强调鼻子和耳朵 的概念艺术作品——仅仅因为这两个器官总被人们所忽视。

巴尔代萨里很受关注的作品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都是拿了好莱坞电影照片、老报纸照片,然后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涂抹照片的主体。目的之一是通过阻隔受众的视线, 让他们无法看到照片的主体,从而产生对这些主体人物(或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其想象力。目的之二是暗示受众去注意照片中主体以外的环境,环境和人物具有同 样的重要性。

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

巴尔代萨里对艺术的追求、理解、反思,然后挑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出生于1931年,上大学的时候连毕加索的名字都不曾听说过。生于大萧条时代的他在童 年的时候要帮父亲干活,他的任务之一是把旧水龙头找了来,洗干净,分解、重装,而后翻新。可是正是这样一件乏味的工作使得他开始注意一些很可能被忽略的细 节。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他在画室默默耕耘,画了13年的画。有一天,他看着他画室里几乎堆成山的作品,开始反思:这是为谁而画?这些画的价值何在?他继而想,所谓的艺术凭什么高 高在上?那天,他把他的所有作品付之一炬。在那把火烧毁他13年勤恳耕耘的作品的那一刻,巴尔代萨里可说是与传统绘画艺术分道扬镳。他走出画室,突破了不 同艺术媒介的分界线,把不同的艺术形式(绘画、摄影、拼图、文字等)糅合在一起,开始鼓捣概念艺术。巴尔代萨里的作品不但不好懂,同时也并不赏心悦目。这 大概就是他早年没被发现的原因。

到了1987年,巴尔代萨里终于申请到一笔古根海姆资金,才得以辞去教书的职位,专门鼓捣概念艺术。在58岁的那年,巴尔代萨里才真正在艺术界成名。然 而,即使到了现在,他在艺术的圈子成名20年后,也不是像毕加索、凡·高和布列松那样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的作品实在是不易懂,而且他不喜欢直白地解释 作品的意义。巴尔代萨里曾经说过,他的作品有很多目的。

为什么他的作品有很多目的?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巴尔代萨里的艺术哲学,并不十分难发现其良苦用心。巴尔代萨里之所以质疑并挑战艺术权威理论,是因为那些理 论把我们的视野限制在许多条条框框中,让我们在条条框框里头墨守成规。而在巴尔代萨里看来,艺术创作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对艺术的理解,也允许多样化,这比 让权威来规定一种解释强多了。

对真实的遗忘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车姆斯基关于句法结构的理论给巴尔代萨里很大的启发。他发现,图片原来和单词一样,不同的组合会衍生出不同的意义。所以,巴尔代萨里很喜欢拼图。弗洛伊德 对他的影响看起来不像车姆斯基的影响那么直接,却更深入、更密切。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境里一些鸡毛蒜皮,似乎不值一提的事物其实足以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 界。弗洛伊德这个理论让巴尔代萨里大受启发,由此发现了集体无意识状态(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在巴尔代萨里的概念艺术里,集体无意识所揭示的不是一个个体的内心真实,而是一个社会的对真实的遗忘。比如,巴尔代萨里认为,美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着迷,说白了就是集体沉湎在电影的虚幻世界当中,反而忘记了电影屏幕以外的真实世界。

有一天,巴尔代萨里画室楼下的停车场有电影制作小组在拍片,挡了他的道。他对摄制组的人说:“不好意思,能让我过去吗?”他嘴里那么礼貌地说着,心里却不 无庆幸地想:啊,我事业之所在是在真实的两点之间(即并非在电影拍摄范围之内)。为此,巴尔代萨里把照片中好莱坞明星用鲜艳的颜料抹去,以此强迫受众去看 明星以外的事物,真实的事物。追求真实,即是巴尔代萨里概念艺术的宗旨之一。这位现代艺术的掌门人,正以特立独行的创作手法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艺术政 变”。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



『艺术』巴尔代萨里:用荒谬挑战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