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2, 2009

『访谈』杨丽萍:舞之魂,舞之外

『访谈』杨丽萍:舞之魂,舞之外 人已中年的杨丽萍,静静地坐在对面,依然是盈盈可握的尖尖瓜子脸,人比黄花瘦,只是岁月的痕迹不可避免地爬上了她秀丽的眉眼之间。她普通话不好,又生了双 高傲超然的眼睛,“神仙姐姐”似的有冷冷的距离感,让人想起20多年前她赖以成名的《雀之灵》轻盈、洒脱的舞姿,浑身充满了艺术的灵动。

MW=《周末画报》 YLP=杨丽萍

MW:《藏谜》的第二轮巡演和上次演出相比较有什么大的改动吗?
YLP:我在外面看见《藏谜》的盗版碟都出来了,于是买回去看。看完之后就觉得唉呀当时怎么这么难看!我们这个团队,整个演出的内容,是随着磨合在慢慢改进的。比如以前有牦牛的那部分,学流行歌,打架,很幽默,舞台效果确实很不错,但是太民间化了,这次就舍弃不要了。

MW:《藏谜》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藏族地区最典型的民间歌曲、乐器及民间舞蹈,这是个浩大的工程。
YLP: 我希望让观众从舞蹈、音乐、服饰和串场的故事中感受藏族人民朴实的原始歌舞生活状态,而不是经过包装和“雕琢”的“伪原生态”艺术。除握着彩旗的80多个 演员都是地道的藏族农牧民。为了真实还原藏区生活,两年来容中尔甲和剧组人员走访了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大量收集藏区的音乐、舞蹈、服装、器乐,因此在 《藏谜》中出现的圆盘帽、红帽、蜜蜡头饰、银器白帽、四川康巴服等2800套演出服装充满了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情。

『访谈』杨丽萍:舞之魂,舞之外MW:整部舞剧您最偏爱的是哪个部分?
YLP:其实每个部分都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也许观众们会对最后一幕的“轮回”的印象比较深刻。“朝圣之路”那部分所呈现的佛眼、巨大的转经筒这些佛教元素带来浓重的宗教气氛,而“轮回”可以说是将之前所有的铺垫浓缩起来的精华,是舞美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MW:您和这个时代有没有脱节?会不会只沉浸于舞蹈的世界中,而体会不到当下?
YLP:没有,可能我的外形会传递给别人这样一种感觉。其实我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喜欢他在舞台上的那股劲儿。只不过我的舞,定义是至情至性、纯天然的,可能会让人觉得和这个时代不搭调。我本人在思想上、沟通上,完全是现代式的。

MW:可能很多人都会非常好奇,杨丽萍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您会不会有一天把自己生活中的样子曝光给大众看?
YLP: 我还没有这个想法,我不像很多人那样,喜欢把自己的私生活拿出来让别人看。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不食人间烟火,除了跳舞还是跳舞。其实跳舞只是我在舞台上的一 个状态,我私底下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买菜我也做饭,但是这是我私人的事情。我最大的兴趣所在还是跳舞,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并不重要,我也不需要 向大众交代。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舞蹈就是我的生命。总有强烈的信念支撑着我继续跳下去。

MW:您的上一部作品《云南·印象》取材于您的家乡云南,这一部《藏谜》则是以西藏为背景,下一部作品《云南的响声》又回到了云南,为什么反复选择这些地方的文化题材?
YLP: 其实云南也有藏族,藏族人喝牛奶喝酸奶吃羊肉,而云南人则吃糯米饭,青山绿水,从地域气质上来说不一样。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些触及灵魂深处的题材,比如佛 的意义,荷花渡这些。舞蹈本身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的,在《藏谜》中体现了藏族人的生死观,有生必有死,不恐惧,很安详,试图让精神不悲伤,并更多地去感受 生命的可贵;《云南·印象》体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族风貌,一种自然的大爱;而《云南的响声》有着更多的诗情画意,有着诗歌的韵律。

『周末画报』 采访 金喆 撰文 朱屏

良品周刊·平媒精选文章由现代传播 旗下媒体提供,你可以在这里阅读到《周末画报》、《新视线》、《生活》等诸多杂志的经典文章,支持RSS订阅Email订阅 ,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鲜果QQ阅读有道 等在线阅读器获取,或在MSN直接订阅


从现在起,你也可以在饭否上关注良品杂志

『访谈』杨丽萍:舞之魂,舞之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